来源:奇点糕 痴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一直是tau蛋白病临床管理的难题之一。靶向tau聚集体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踪剂是提高诊断精准度的关键之一。新型第二代tau示踪剂18F-florzolotau对多种tau亚型表现出高亲和力,且多靶效应较少,是表征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tau蛋白病的潜力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的郁金泰/王延江/赵倩华/左传涛/崔梅研究团队,利用院内门诊招募有认知下降症状的患者,在真实世界中评估了18F-florzolotau PET检查在真实世界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 结果显示,18F-florzolotau PET的疾病特异性模式在辨别各种tau蛋白病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阿尔茨海默病(AD)的准确率为96.0%,额颞叶变性(FTLD)的准确率为94.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准确率为93.7%,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准确率为97.5%。 在标准诊断检查的基础上,18F-florzolotau PET可以帮助修正受试者诊断,有19.3%的受试者诊断结果得到修正。医生诊断信心从68.6%提升至81.3%。 研究团队于第77届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年上公布了研究结果,研究论文在近日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 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华山医院记忆门诊和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有认知能力下降症状的受试者,受试者完成标准化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常规实验室检查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并接受了18F-florzolotau PET扫描。 根据多个认知量表的复合评估结果,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主观认知下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诊断阶段,由同一位医生对同一患者在无PET结果和有PET结果的情况下进行诊断,报告诊断结论(即疾病种类)、诊断信心和预期治疗方案,最终诊断结果由两名痴呆专科医生综合以上信息独立完成。 研究共纳入1277名受试者,其中88名受试者为SCD,493名为MCI,696名为痴呆。在进行18F-florzolotau PET之前,临床诊断684名受试者患有AD,92名患有FTLD,29名患有路易体痴呆,173名患有PSP,23名患有CBD。 18F-florzolotau PET分析中,有986名受试者表现为18F-florzolotau PET阳性,按照认知进行分层,SCD患者的PET阳性率为48.9%,MCI患者的PET阳性率为66.7%,痴呆患者的PET阳性率为86.5%。根据PET前临床诊断结果,AD患者的PET阳性率为81.9%,PSP患者的PET阳性率为91.3%,说明18F-florzolotau PET对AD和PSP的检出率最高。 随后,研究人员评估了18F-florzolotau PET成像对tau蛋白病的诊断性能。以最终诊断结果为准,AD模式表现出高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6.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和96.4%;PSP模式表现出中等敏感性(64.4%)和高特异性(98.5%),总体准确度为93.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和94.5%;FTLD模式和CBD模式均表现出高特异性(99.8%,98.6%)和低敏感性(19.5%,41.7%),意味着确诊价值较高,但是筛查的能力有限。 在获得PET结果之后,19.3%的受试者诊断结果发生改变,其中PET阴性结果导致的诊断改变(43%)高于阳性结果(12.4%),诊断修改频率最高的为MCI(25.2%)、血管性认知障碍(36.7%)和FTLD(30.4%)。 此外,18F-florzolotau PET还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信心,平均值从PET前的68.6%升高至81.3%,其中痴呆患者和AD患者的诊断信心提高最显著。 临床管理也因18F-florzolotau PET的检查结果发生了改变,共有22.2%的受试者受到影响。在整个研究队列中,10.9%的患者开始或停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5.0%的患者开始或停用美金刚,11.0%的患者开始或停用其他精神药物。 总的来说,研究结果凸显了18F-florzolotau PET在诊断tau蛋白病方面的高准确性,并且强调了18F-florzolotau PET对临床评估具有显著的附加价值。研究结果支持在记忆和神经门诊实施18F-florzolotau PET成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