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部(简称:环保部)周三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区域中,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最差,该地区的居民将近三成的时间生活在空气重度污染的环境中。
据环保部最新发布的6月份及上半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6月份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24.2%,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1.2%,主要污染物均为PM2.5。
相比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显著高于京津冀。上半年这两个地区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57.5%和79.8%,6月份则分别为67.4%和88.5%。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主要城市上半年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38.9%、65.2%、64.6%。而全国74个监控城市上半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8%,重度和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0.3%,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中国居民已经越发关注其居住城市的空气及其他污染状况。
去年12月份,环保部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重点区域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分别下降10%、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PM2.5纳入考核指标,PM2.5年均浓度下降6%。
但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PM2.5污染形势仍严峻。今年上半年,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6μg/m3;京津冀地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115μg/m3,区域内所有城市均未达到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年二级标准限值为35μg/m3)。长三角、珠三角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则分别为69μg/m3和44μg/m3。
中国环保部官员本月初曾公开表示,目前环保部制定的十条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正在修改完善之中,此后将上报国务院,待国务院批准后将正式发布实施。
而据中国本土媒体报道,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同样在7月20日某论坛上透露,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于7月底8月初全文公布。计划包括控制产能过剩、实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实行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以及在控煤的同时增加其他清洁能源这五个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