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恢复捐献血液的一氧化氮水平可能减少输血的有害效应
发布时间:[2013/6/27] 访问人数:[1346]
一项研究发现,对储存的血液的一种处理方式导致了动物在输血后向组织供氧能力的改善,而且有朝一日可能帮助减少与人类红细胞输血有关的不良心脏事件、肾衰竭以及死亡的风险。
在储存期间,红细胞迅速失去一氧化氮——这是血红蛋白携带的一种化学信使,以扩张血管的S-亚硝基硫醇的形式存在——因此也就削弱了细胞向组织供氧的能力。Jonathan Stamler及其同事研究了在输血前恢复红细胞的S-亚硝基血红蛋白(SNO-Hb)的水平——这个过程称为重新亚硝基化(renitrosylation)——是否能改善组织血流以及氧输送。
这组作者发现,输送红细胞缺少S-亚硝基血红蛋白(SNO-Hb)的血液能减少小鼠骨骼肌的氧浓度,而输送重新亚硝基化(renitrosylation)红细胞的血液维持了正常的氧浓度。此外,这组作者在贫血的大鼠或羊身上发现,与输了缺乏S-亚硝基血红蛋白(SNO-Hb)的血液的动物相比,获得重新亚硝基化(renitrosylation)红细胞的动物的血流、组织氧合作用以及肾功能都有所改善。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提示储存的血液的重新亚硝基化(renitrosylation)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于改善输血后对组织的供氧,并且减少与输血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