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医药业腐败行为的打击让外国高管吓得不轻!有人担心自己可能会锒铛入狱,并咨询其律师自己是否应该离开中国避避风头。还有些人则想着永远离开中国。
尽管对医药业腐败的打击已持续一年,但让外国企业真正不寒而栗的是在一个月前,当时中国警方对葛兰素史克中国业务负责人马克锐(Mark Reilly)提出腐败指控。马克锐被禁止离开中国,可能面临数十年的牢狱之灾。
就在此事发生前,这些高管们就对警方和监管机构一波波的现场调查及中国媒体针对很多全球制药公司腐败行径的指控报导心惊胆战。
多名法律界和医药业消息人士称,对马克锐的指控让很多高管关心一切可能发生的事件。
上海元达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兼合伙人黄仲兰(John Huang)说:“我们的很多客户咨询个人法律责任和保险事宜,这些高管们询问,他们是否会入狱,他们的家人会发生什么,公司会如何保护他们。”
警方表示,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推销药品,葛兰素史克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葛兰素史克表示对这些指控“深感忧虑”,称对于贿赂行为零容忍。路透未能联系到马克锐置评,他的律师也拒绝接受路透采访。目前还不清楚马克锐的下落。
**寻找退路**
路透联系到的全球制药商拒绝就中国警方的腐败调查及其对于高管士气的影响进行评论。
但黄仲兰和两名医药业高管称,对于涉及需要为中国的销售和营销人员负责的岗位,有些高管正在重新考虑其中的法律风险。
调查人员已将矛头对准了这些工作人员,以及他们是如何与公立医院的医生和行政人员打交道的。
律师表示,有些高管和法务顾问就离开中国避免在未来的调查中落网寻求法律建议。一名消息人士称,有些顶级高管正在积极寻找中国以外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他人则考虑短期避避风头,直到风声过去。
上海的另一名律师称:“他们考虑短期离开中国,在国外呆上3-6个月。”因话题敏感,他要求不具名。
律师称,通过转移至国外,一旦公司接受任何正式调查,这些高管不会被逮捕。他们说,这些高管已寻求前往新加坡、香港和其他目的地重新任职的建议。
两位在不同跨国制药公司就职的医药高管称,有些跨国企业发现想要吸引工作人员前往中国变得更难了。
其他高管则认为,葛兰素史克只是“一锤子买卖”,更关心不要触犯美国《海外反腐败法》(FCPA)。该法案可适用于与美国有商业往来的诸多公司。
Harris Moure律师事务所驻青岛合伙人史蒂夫·迪金森(Steven Dickinson)表示,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迪金森说:“每周我都会在电邮中说你搞错了,你根本没机会被美国法律所制裁,因为你会在中国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