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正在争取引进至少五名诺贝尔级别的人才,加强国立台湾大学永龄生医工程中心的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实力。
该所是由郭台铭与国立台湾大学共同筹建,郭台铭出资4.55亿美元。癌症治疗中心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两位最亲密的人先后因癌症去世,妻子林淑如2005年因乳腺癌去世,幺弟郭台成2007年患因血癌症去世,此前一直担任富士康副总裁。
尽管外界把郭台铭视为台湾的亿万富翁、富士康经营者,一直在制造业和代工领域耕耘。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郭台铭涉足医疗行业属于他的个人行为,“就像许多人一样,富人也会看到家人遭遇健康问题。郭台铭在两位亲人因癌症去世后,表现出对医学研究的兴趣。”
目前,癌症治疗中心仍在建设之中,预计于2018年投入使用;国立台湾大学永龄生医工程中心则将于今年3月投入运作。
本周四,他在一个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不在乎钱,重要的是健康。”
至于郭台铭此举对医疗行业所引发的震动,《华尔街日报》如下进行了相关分析。
郭台铭对医疗领域的兴趣也可能给富士康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带来好处。永龄生医工程中心的一名人士周四表示,这家新的癌症研究所将探索富士康可以提供设备的领域。他说,由于在激光和光学技术领域拥有经验,富士康也许可以提供DNA检测和放射治疗方面的设备。
对于富士康来说,这相当于踏进了一个高利润率领域的大门。该公司一直在寻求拓展利润更丰厚一些的其他业务,因为电子产品代工业务的利润率太低。郭台铭去年11月份表示,富士康有意进军医疗、汽车和环境领域。
不过分析师们警告称,医疗设备取得利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这一行业竞争激烈。
富邦(Fubon)分析师ArthurLiao说,医疗设备行业目前由通用电气(GE)这类美国企业主导。此外,与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同,医疗设备不是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商品,它的用途更具有针对性,所以很难对富士康的收入有大的贡献。
Liao估计,今年富士康收入中约有40%将来自其最大客户苹果公司(Apple),这一占比与去年相近。
目前而言,郭台铭表示,他希望这家新的生物医学研究所吸引国际人才到台湾来发展,并帮助遏制台湾本土的人才流失。
周四他表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生物医学人才加入这个研究所,并希望争取到至少五名诺贝尔级的顶尖人才。
眼下台湾政府正寻求发展新的经济领域,生物技术也是政府关注的一个行业。虽然长期以来台湾在代工生产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但台湾正试图逃脱低端制造的陷阱。
永龄生医工程中心的研究将专注于多个癌症相关领域,包括细胞疗法、放射治疗、医疗电子产品的开发以及预防类药物等。
郭台铭资助的癌症治疗中心仍在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18年开业。
富士康展示可穿戴技术:瞄准智能腕带产品
2013年6月27日下午消息,富士康CEO郭台铭在周三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该公司也将参与到最新的可穿戴技术浪潮中,他还展示了一款可以监控用户健康状况,并与智能手机同步的腕带。
郭台铭表示,这款腕带可以监控用户的血压、心率,甚至判断用户的情绪,并将数据显示在用户的智能手机上。
演示过程中的确实现了这些功能,并且可以利用所搜集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建议,帮助其改善健康状况,并与好友或医疗服务提供商分享。
目前还不清楚这项技术何时会推向市场,但郭台铭表示,这款腕带的技术可以用在智能手表上。“手机有大屏幕,所以你应该把它放在口袋里,很多信息只要看看手表就行了。手表还可以监控你的健康状况。”他说。
此时正值苹果公司将开发智能手表的传言甚嚣尘上之际。富士康一直以来都在为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代工,但同时也在为亚马逊、索尼、微软等公司服务。
虽然富士康最为人所知的是制造业务,但郭台铭表示,该公司也在专注于研发和创新。富士康计划在中国台湾聘用5000至1万名软件工程师。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将把中国大陆的部分员工培训成技术人员。
“我们正在通过这些措施为下一代技术做准备。”他补充说。
不过,该公司仍在面临挑战。今年第一季度,富士康的营收同比下滑19.2%。分析师认为,iPhone5的需求未达预期是导致其业绩疲软的原因之一。
郭台铭周三还因为富士康的股价下滑向股东道歉。有报道称,富士康的部分iPhone订单被和硕抢走,这也成为推动该股下跌的原因之一。
郭台铭并未直接提及和硕,但他表示,该公司的竞争对手正在通过低价争夺订单。“用低价抢夺订单真的有用吗?我们希望用技术来争夺订单。”他补充说。
除了智能腕带外,富士康还表示,将在触摸屏中尝试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可以增强触摸屏的耐用性,不仅重量更轻,而且成本也低于用铟锡氧化物作导电涂层的传统触摸屏。
这种技术已经被富士康的很多客户使用,而且可以提升触摸屏的普及范围,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键盘和整个产品的表面。